项目背景介绍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社会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工作,将社会诚信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社会公共信用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推荐“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工作。
某省该项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托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基于公共信用信息库,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建立公共信用数据开放平台,通过多源数据对接、数据分析建模、区域信用分析、可视化展示等系统和各应用子系统,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信用数据分析展示系统。
解决方案介绍


1、多源数据对接
a、数据来源: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国家共享信用数据平台对接(内部数据由平台推送);按照分析模型的需求补充互联网数据(外部数据由我方在互联网爬取)
b、数据处理:内部数据为已完成清洗的干净的数据;互联网数据需制定清洗规则,清洗完成后将数据清洗的结果自动同步至互联网爬虫库。
c、主题库建设:建设基础信用信息库(内部推送数据);互联网爬虫数据库;模型指标库(用于存放信用主体、行业、区域进行评估的指标数据)

2、数据分析建模
a、信用主体关联模型:通过对内外部采集的各类信用主体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关联图谱,包含企业法人、企业股东、企业董监高人员、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关联企业、守信失信企业关联等信息。
b、区域信用分析模型:通过对信用主体地理坐标、活动轨迹、区域内资本流入流出、企业迁出迁入、处罚企业案源地等数据,对该区域信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动态监控各地区信用状况的变化。3、行业信用分析模型:通过对重点领域或行业的重大失信或诚信行为的地区分布、产生时间趋势等信用事件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信用红黑榜上榜企业信息,对该行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及预警监测。
c、红黑名单分析模型:对红黑名单上榜企业按照地区分布、类型、原因、趋势以及行业进行分析并排名。

3、可视化展示
b、大屏系统:利用大屏系统将信用状况趋势态势分析、双公示信息、数据归集及业务动态分析、评议考核分析、联合奖惩的实施反馈等分析数据和运行情况进行展示,基于各种图表,包括折线图、趋势图、柱状图、族谱图、热力图、地图等进行展示。
a、信用报告:根据各类数据分析结果及互联网信息收集结果,定期编写信用报告。

实现价值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众和信用服务机构公开信用信息;有利于强化对失信行为的社会监督,防范信用风险,扩大信用交易,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

- 服务热线:0755-86250923